12月3日,由全国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指导并主办的“2023全国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
本次论坛活动是全国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秦岭数字乡村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刚总发起,由秦岭数字乡村研究中心携手中企国链(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烽火云谷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红国际资产交易中心、陕西城乡联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烽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论坛大会特别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社会主义学院等等多个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领导作为演讲嘉宾做主旨分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甘肃省庆阳市农业农村局、榆林市农业宣传信息中心、陕西会展中心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领导,陕西省、西安市各商协会社团组织代表、各知名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IT企业、涉农业上下游企业代表、媒体代表共600余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刘志刚 全国乡村振兴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主题介绍》
蒙晓哲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中、省数字乡村发展政策解读》
冯永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
《乡村振兴的西农行动》
孟祥兆 西安交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村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探索与实践》
韩文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农情信息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与应用》
高健 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所长
《新疆林果资源数字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许正中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数字时代乡村振兴的三元融通战略》
阮俊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数字技术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常玉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论坛”是“2023全国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数字云仓”模式以农业生产植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规模化管理的农业订单式产销闭环为特点。紧密围绕“数字+产业+乡村”实现数字乡村产业振兴”这一根本主题,“数字云仓”模式等展开讨论。以“共建数字产业生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论坛主旨,以“高质量助推数字乡村产业建设,高效率助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为目标,专家指出通过数字化赋能农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数字化赋能新农人,实现农业、农村、农民数字化管理;同时从应用、技术、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多角度出发,构建以数字农业研究机构、社团组织、高校、数字化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一个能够共同创造价值的生态圈,从而打造共享、众创、共赢的乡村振兴数字服务生态体系,持续推动数字乡村产业各体系的建立,共同探讨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论坛是以分享、实践为出发点,以探索和先行先试为立足点,促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涉农企业代表分别从乡村振兴政策与规划、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应用落地、乡村振兴实践与经验等多方面展开分享讨论和交流。构建以数字农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组织、高校、数字化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一个能够共同创造价值的数字生态圈,共同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治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秦岭数字乡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秦岭数字乡村研究中心数字云仓试点单位”“秦岭数字乡村研究中心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公共服务中心”签约、授牌仪式,合影留念。
本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
第一、构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协作生态圈,成立“数字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组织;
第二、以秦岭数字研究中心为核心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联合体,颁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数字云仓、运营中心等合作单位牌匾;
第三、构建以产区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为特色的“数字云仓”,实现从农产品种植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规模化管理的农业订单式产销闭环;
第四、搭建以“企业”+“门店”(新业态)+“会员(消费者)”为核心元素的数字化供销体系,从而实现“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从“农户”到“居民”的9S产业数字生态体系;
第五、促进形成以“农产+数字+金融”实现“产业+互联网+金融”打造数字化产业新业态,以(线下新消费业态体验场景+线上多业态消费商城+场外大宗贸易商品交易)为特色的大宗电子仓单商品交易中心(交易所),形成“数字”+“金融”+“交易场所”为特色的大宗贸易商品交易平台;
第六、探索形成以“项目”+“产业”+“平台”=“构建大宗商品交易生态体系”建设数字化管理和链接,进而形成适合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数字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