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云物联网
www.fengyuniot.com
联系电话
社区交流

丰云周报 |“35斗专访烽云”:科研成果落地 赋能中国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2/4/25 15:56:41

“我本身对农村我是有情结的,当然是对农业浓厚的兴趣让我带领团队一路走到了今天”,刘志刚对农业的热忱来自于家庭的感染和熏陶,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子弟,他有着对中国农业乡村振兴事业的巨大热忱。


创业至今,在不断的科研与创新下烽云物联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科研单位,与中科院、中国电子工业ITSS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电科集团、阿里巴巴、华为技术、海康威视、陕西果业集团、中国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已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并受邀入驻了陕西秦创原,团队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超20%员工具有西农大博士、研究生学历,由一批有着丰富研发经验的教授组成的高水平技术和管理团队。


目前拥有1个物联网产品生产基地、2个研发中心(物联网产品研发中心、物联网集成软件研发中心)、3个市场运营服务体系(智慧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工业物联网信息化服务体系、物联网信息化平台运营服务体系)。


丰富的高校科研成果加持 让烽云在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背后的科研成果加持让我们的产品有底气”,刘志刚认为,要在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不同于别人的亮点和优势。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不同于其他智慧平台,烽云物联软件研发中植入了三大模型库,汇集了西农大等高校实验室近30年的研究成果,包括植物生长模型库、病虫害防御模型库、环境调控模型库。模型库的植入使得农事作业更加精准化,大大提升了采集的精准度和日常监测的准确性。

 

具体来看,烽云物联业务以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美丽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智慧产业园区、物联网通信技术、国家电子商务以及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防伪溯源、品质供应链、品牌培育等一站式服务、信息识别与系统控制、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为重点应用方向,通过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通信网络硬件集成,让搭建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开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支撑。


提供土壤墒情传感器、农业气象站、智慧农业控制系统、虫情监测系统、孢子捕捉分析仪、原位根系扫描仪等设备,帮助农业从业者构建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智能化服务体系,为用户带来一站式的智慧农业全新体验,从生产到售后全面辅佐,助力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参与实施了河南渑池智慧农业信息化项目、山西吉县果业信息化平台项目、延安梁家河智慧家禽养殖项目、青海海北州智慧畜牧信息化项目等多个大型智慧农业项目。


烽云物联专注于农业物联网系统工程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应用推广,在全国各地落成数百个项目,主要覆盖新疆、河南、山东、湖北、甘肃、宁夏、四川、陕西等农业大省,培育高科技、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信息化产业体系,管理农田余百万亩,使智慧农业和农业远程在线服务实时响应植物需求,改善农业土壤污染现状,实现科学生产、精准管理,促进降本降耗,增产增效的目的。


在全国大熊猫保护基地-佛坪,建立佛坪县中药材基地物联网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管理,一年提升效益上千万;在河南省濮阳市-高标农田信息化项目,实现田间气象和虫情的智能监测、农业提质增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助力陕西扶风县试点大棚建设 ,一年节省管理费用近半;汉中褒河蜜橘智慧平台试点、 杨凌农业基地……实现科学生产、精准管理,促进降本降耗,增产增效。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 烽云物联乘势而上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尤其智慧农业的重视程度愈发显著,3月份,2022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支持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建设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引导平台企业、物流企业、金融企业等各类主体布局乡村。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作为起步较早的智慧农业企业,烽云物联将如何继续保持其优势,在这条赛道上,走得更远。让我们拭目以待!